大众养生网

球结膜下出血如何治疗?

王安安 眼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三甲

球结膜下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观察等待、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原发病治疗等。该症状多为自限性,但需根据出血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

1、观察等待

大部分球结膜下出血无需特殊处理,通常在1-2周内可自行吸收。此期间应避免揉搓眼睛,保持眼部清洁。若出血范围未扩大且无视力下降,可暂时观察。

2、冷敷治疗

发病48小时内可采用冷敷促进血管收缩,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需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建议使用清洁纱布包裹。48小时后若仍有淤血,可改为热敷促进吸收。

3、人工泪液

对于伴有眼部干涩或异物感的患者,可选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等。需注意每日使用不超过6次,避免过度依赖。

4、药物治疗

继发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出血量较大者可能需联合使用云南白药胶囊、血府逐瘀胶囊等中成药促进吸收,但需排除凝血功能障碍。

5、原发病治疗

若由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引发,需在内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基础病。凝血功能异常者应及时血液科就诊,调整抗凝药物使用方案。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及用力屏气。佩戴隐形眼镜者应暂停使用至出血吸收。若出血反复发作或伴有视力改变、眼痛等症状,需及时眼科就诊进行裂隙灯检查。需特别注意,眼部勿自行使用激素类眼膏,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