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氨酸氨基肽酶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肝脏、胰腺和小肠等组织中的水解酶,其临床意义通常与肝胆系统疾病、胰腺疾病、恶性肿瘤等情况相关。检测结果异常时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升高常见于肝胆系统疾病。例如胆汁淤积性肝病、胆管结石或肿瘤引起的胆道梗阻,此时酶活性可能显著增高。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细胞损伤疾病也可能导致其轻度至中度升高。此外,胰腺炎、胰腺癌等胰腺疾病可能因组织损伤释放该酶入血。部分恶性肿瘤如肝癌、转移性肝癌患者也可能出现异常升高,需结合肿瘤标志物进一步鉴别。
检测结果异常时需排除生理性波动。妊娠期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酶活性轻度增高,通常分娩后恢复正常。某些药物如雌激素、糖皮质激素可能干扰检测结果,需结合用药史分析。若排除生理因素后仍持续升高,建议进行腹部超声、CT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肝胆胰器质性病变。
亮氨酸氨基肽酶检测对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辅助价值,但单项指标异常不能作为确诊依据。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结合肝功能、影像学等检查综合评估。避免自行解读检测报告,以免延误病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