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如何定位?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定位方法主要包括体表标志法、神经刺激器辅助法以及超声引导法,需由专业麻醉医生操作。不同定位方式的操作原理和适用场景有所差异,具体选择需结合实际情况。

1、体表标志法

此方法通过触摸乳突、胸锁乳突肌后缘及颈椎横突等解剖标志确定穿刺点。操作时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触及颈4横突,垂直进针触及骨质感后回抽无血或脑脊液即可注药。该方法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可能存在个体解剖变异的影响。

2、神经刺激器辅助法

将神经刺激器的正极连接患者皮肤,负极连接绝缘穿刺针。初始电流设为1-2mA,当针尖接近颈丛神经时,可见斜方肌或肩部肌肉节律性收缩。逐渐降低电流至0.3-0.5mA仍能维持肌颤搐,确认针尖位于神经附近。此法能客观反映神经位置,较传统盲穿更精准。

3、超声引导法

使用高频线阵探头(10-15MHz)在颈部横断面扫描,清晰显示颈动脉鞘、椎前筋膜及颈神经根。通过平面内技术实时引导穿刺针抵达颈丛神经周围,观察局麻药扩散情况。超声可视化操作可减少血管损伤风险,尤其适用于解剖异常或肥胖患者。

该操作涉及颈部重要血管和神经结构,存在误入椎动脉、硬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的风险。建议在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实施,优先选择超声引导以提高安全性。操作者需经过专项培训,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注药前务必反复回抽确认。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