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的进行通常包括术前准备、麻醉、手术操作、术后处理等步骤,需由专业医疗团队配合完成。具体方法需根据手术类型、患者情况等因素决定。
1、术前准备
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血液化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手术风险。患者需提前禁食禁水,手术区域需进行皮肤清洁消毒,必要时剔除毛发。医护人员需核对患者信息、手术部位标识及术前用药情况。
2、麻醉实施
根据手术类型选择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麻醉医师会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通过注射麻醉药物或吸入麻醉气体使患者进入适宜麻醉状态。例如腹腔镜手术多采用全身麻醉,体表小手术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3、手术操作
主刀医生按照标准手术路径切开皮肤、分离组织、暴露病变部位。传统开放手术需逐层切开腹壁,微创手术则通过穿刺建立操作通道。如胆囊切除术需结扎胆囊动脉、游离胆囊床,最后切除病变胆囊并送病理检查。
4、术后处理
手术结束后需清点器械纱布,逐层缝合切口并覆盖敷料。患者转入复苏室监测生命体征,待麻醉苏醒后返回病房。术后需给予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曲马多片、帕瑞昔布钠注射液,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5、术后康复
医护人员会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普食,切口需定期换药观察愈合情况。出院后需按医嘱复查,如胃肠手术患者需术后7-10天返院拆线并评估恢复情况。
患者术后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出现发热、切口渗液、剧烈疼痛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营养摄入,定期复查血常规、影像学等指标评估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