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内耳眩晕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刘红兵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内耳眩晕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调整、物理治疗、鼓室注射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该病可能与内淋巴积水等因素有关,需积极干预。

1、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前庭抑制剂如地西泮片、茶苯海明片缓解眩晕,配合异丙嗪片控制呕吐。长期管理常用氢氯噻嗪片、氨苯蝶啶片等利尿剂减轻内耳水肿,严重发作时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

2、生活调整

建议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2克以下,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和酒精。保持规律作息,急性发作期采取半卧位休息,避免强光刺激和快速体位变化,必要时使用助听器改善听力下降。

3、物理治疗

前庭康复训练包括视觉追踪、平衡训练等,可通过特定头位运动促进耳石复位,适合伴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每日进行20-30分钟训练,持续6-8周可改善平衡功能。

4、鼓室注射

对于听力波动明显的患者,可采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通过圆窗膜渗透作用直接作用于内耳。顽固性病例可注射庆大霉素注射液进行化学性迷路切除,但存在听力下降风险。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且听力严重受损者,可考虑内淋巴囊减压术或迷路切除术。近年开展的半规管阻塞术可有效控制眩晕且保留残余听力,术后需配合前庭代偿训练。

患者应定期进行纯音测听和前庭功能检查监测病情进展。避免自行服用镇静类药物超过72小时,以免影响前庭代偿。若出现进行性听力下降或跌倒风险增高,应及时到耳鼻喉科评估手术指征,术后需注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监测。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