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用药、口服药物、调整生活习惯、治疗原发疾病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1、局部用药
皮肤或黏膜等浅表性念珠菌感染通常采用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例如克霉唑栓剂可用于阴道念珠菌病,咪康唑乳膏适用于皮肤褶皱处感染,制霉菌素混悬液常用于口腔黏膜病变。用药时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按疗程规范使用。
2、口服药物
对于顽固性阴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或全身播散性感染,常选择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系统性抗真菌药物。严重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侵袭性念珠菌病可能需要注射用卡泊芬净等静脉给药,疗程根据感染程度调整。
3、调整生活习惯
保持感染部位通风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衣物。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减少高糖饮食摄入。建议每天更换棉质内衣,使用pH值适宜的清洁产品,避免破坏皮肤正常菌群。
4、治疗原发疾病
积极控制糖尿病、艾滋病等基础疾病,减少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的情况。对于导管相关性感染需及时拔除导管,恶性肿瘤患者需根据免疫状态调整治疗方案。
5、手术治疗
当发生念珠菌性心内膜炎、骨髓炎等深部组织感染,或形成脓肿、坏死性病灶时,可能需要在抗真菌治疗基础上进行清创术、瓣膜置换术等外科干预。
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即使症状消失也需完成规定疗程以防复发。若出现药物过敏或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复诊,免疫功能受损者需定期监测感染指标。日常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