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正确摆放通常包括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以及坐位等方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体位,以预防关节挛缩和压疮。正确的体位摆放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并为后续康复训练奠定基础。
1、仰卧位
头部需平放或稍偏向健侧,患侧肩胛骨下方垫软枕使肩部前伸,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屈,手指伸展。患侧髋部及大腿外侧放置支撑物,保持髋关节中立位,膝关节下垫软枕微屈曲,踝关节背屈呈90度。
2、患侧卧位
患侧肩关节前伸避免受压,肘关节伸直,掌心朝上。健侧下肢屈曲置于软枕上,患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踝关节保持中立位。头部与脊柱保持直线,躯干适当后仰。
3、健侧卧位
患侧上肢向前伸出,肩关节屈曲90度,下方垫软枕支撑。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置于软枕上,踝关节背屈。需注意保持躯干不过度前倾,避免脊柱侧弯。
4、坐位
使用高背椅或轮椅时,躯干需保持直立,患侧上肢放置于胸前桌板或软枕上,肘部伸展支撑。双足平放地面,患侧膝部用软垫固定防止外旋,必要时使用腰部固定带维持平衡。
家属或护理人员需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学习正确摆放技巧,每隔2小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摆放过程中需观察皮肤受压情况,配合关节被动活动、肌肉按摩等康复措施。若出现肢体肿胀或疼痛加重,应及时联系康复医师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