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肿瘤微环境如何影响肿瘤发展?

杨毕伟 肿瘤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甲

肿瘤微环境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并影响肿瘤的发展进程,主要包括免疫抑制、血管生成、代谢改变、间质细胞作用以及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肿瘤生存和进展的复杂生态系统。

1、免疫抑制

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大量免疫抑制性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等。这些细胞通过分泌IL-10、TGF-β等抑制性细胞因子,抑制效应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同时肿瘤细胞高表达PD-L1等免疫检查点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后诱导T细胞耗竭,形成免疫逃逸现象。

2、血管生成

肿瘤细胞通过分泌VEGF、FGF等促血管生成因子,诱导周围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形成异常的新生血管网络。这些血管结构紊乱且通透性高,既为肿瘤提供氧气和营养,又成为肿瘤细胞血行转移的通道,还能通过形成缺氧区域促进肿瘤干细胞维持。

3、代谢改变

肿瘤微环境呈现特殊的代谢特征,癌细胞通过Warburg效应大量摄取葡萄糖进行有氧糖酵解,同时释放乳酸。这种代谢重编程不仅满足肿瘤快速增殖的能量需求,还会酸化微环境,抑制免疫细胞功能,促进间质成纤维细胞活化,形成促肿瘤发展的恶性循环。

4、间质细胞作用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外基质成分构建物理屏障,同时释放HGF、EGF等生长因子刺激肿瘤增殖。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多种支持性细胞,并通过外泌体传递促癌信号。这些间质细胞与肿瘤细胞的交互作用形成保护性生态位。

5、侵袭转移

肿瘤细胞通过EMT过程获得迁移能力,同时分泌MMP等蛋白酶降解基底膜。微环境中的炎性细胞释放趋化因子引导肿瘤细胞定向迁移,内皮细胞通过形成转移前微环境协助肿瘤定植。肿瘤干细胞在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对于存在肿瘤相关症状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肿瘤筛查。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循肿瘤专科医生的诊疗方案,结合病理类型和分子特征选择个体化治疗策略。新型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治疗药物如抗血管生成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