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膜性炎常见于细菌感染相关疾病,如伪膜性肠炎、咽白喉以及烧伤或创伤后继发感染等。这些疾病因不同致病因素导致黏膜表面形成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构成的假膜。
1、伪膜性肠炎
主要由难辨梭菌感染引起,常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典型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严重时可出现血便。治疗需停用相关抗生素,并遵医嘱使用万古霉素片、甲硝唑片、非达霉素胶囊等药物控制感染,同时补充电解质和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2、咽白喉
由白喉杆菌感染导致,特征为咽喉部灰白色假膜覆盖,可能伴随发热、咽痛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治疗首选青霉素注射液、红霉素肠溶片等抗生素,并需早期使用白喉抗毒素中和毒素,同时进行呼吸道隔离管理。
3、烧伤或创伤后感染
大面积皮肤损伤后易继发铜绿假单胞菌等病原体感染,形成创面假膜。临床表现为创面分泌物增多、周围红肿热痛。治疗需清创后使用注射用头孢他啶、盐酸万古霉素注射液、替加环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配合局部消毒和营养支持治疗。
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明确感染类型后针对性治疗。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感染控制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