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溶酶在医疗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溶解血栓、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辅助治疗缺血性疾病以及促进组织修复。其应用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自行用药。
1、溶解血栓
纤溶酶能够分解血液中的纤维蛋白,直接作用于已形成的血栓,使其逐渐溶解。这一机制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帮助恢复血管通畅,减少组织缺血损伤。
2、改善血液循环
通过降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浓度,纤溶酶可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改善微循环。这种作用有助于缓解因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肢体麻木、肿胀等症状,尤其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中应用较多。
3、预防血栓形成
在血管介入手术或长期卧床患者中,纤溶酶可抑制血小板过度聚集,降低新鲜血栓形成的风险。其预防性使用需根据患者凝血功能评估结果,合理控制用药时机和剂量。
4、辅助治疗缺血性疾病
对于脑梗死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纤溶酶能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病灶区供血。常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使用,但需注意发病时间窗,超过特定时限可能影响疗效。
5、促进组织修复
通过清除损伤部位的纤维蛋白沉积,纤溶酶可加速创面愈合过程。在烧伤、创伤修复治疗中,局部应用有助于减少瘢痕形成,但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继发感染。
使用纤溶酶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凝血功能,特别是老年患者或存在出血倾向者需调整剂量。避免与抗凝药物联用增加出血风险,用药后出现皮下瘀斑、鼻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定期复查相关指标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