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尿液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是血尿的表现,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常见原因包括饮食或药物影响、尿路感染、肾结石、肿瘤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摄入红心火龙果、甜菜等食物可能导致尿液呈红色,某些药物如利福平、氨基比林等代谢产物也可使尿液变色。这种情况通常无尿痛、尿急等症状,停止摄入相关食物或药物后1-2日尿液颜色可恢复正常。
2、尿路感染
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或尿道炎可能导致血尿,因炎症刺激导致尿路上皮充血破裂。患者多伴有尿频、尿急、排尿灼痛等症状。确诊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
3、肾结石
结石移动过程中损伤肾盂或输尿管黏膜时,可引起肉眼血尿。典型症状为突发腰腹部绞痛并向会阴部放射,超声检查可明确结石位置及大小。小于6mm的结石可尝试药物排石,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
4、泌尿系统肿瘤
膀胱癌、肾癌等肿瘤组织坏死出血时,可能出现无痛性全程血尿。此类情况需通过膀胱镜、CT尿路成像等检查确诊,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早期发现对预后至关重要。
出现红色尿液时应先排除饮食因素,若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症状,需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建议完善尿常规、尿红细胞相位差检测以鉴别血尿来源,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避免自行服用止血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