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一般指能引起水痘和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属于疱疹病毒科的双链DNA病毒,具有潜伏性感染的特征。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感染后可能引发不同临床表现。
1、病毒结构特征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球形病毒,基因组为线性双链DNA。其包膜表面的糖蛋白可帮助病毒侵入宿主细胞,主要感染皮肤和神经组织。
2、原发性感染(水痘)
初次感染多发生于儿童,表现为发热、全身性瘙痒性水疱。病毒通过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经血液扩散至皮肤,形成典型水痘皮疹。传染性强,痊愈后病毒可长期潜伏。
3、再激活感染(带状疱疹)
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在神经节内的病毒可重新活化,沿神经迁移至皮肤,引发疼痛性簇集水疱。常见于老年人或免疫缺陷者,可伴发神经痛等并发症。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需注意隔离,避免抓挠皮损。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如儿童水痘疫苗和成人带状疱疹疫苗。出现高热、剧烈疼痛或皮疹扩散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