苄青霉素一般适用于治疗链球菌感染、梅毒、脑膜炎球菌感染、淋病以及放线菌病等细菌感染性疾病。该药物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链球菌感染
苄青霉素对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猩红热、蜂窝织炎等感染有效。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导致菌体破裂死亡。对于B组链球菌引发的败血症或新生儿感染,常需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
2、梅毒
作为各期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苄青霉素能有效杀灭梅毒螺旋体。早期梅毒患者接受规范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晚期梅毒可能需要延长疗程。用药期间需监测吉海反应,该反应可能引发发热、头痛等暂时性症状加重。
3、脑膜炎球菌感染
对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具有治疗效果。临床多采用大剂量静脉给药,以快速达到脑脊液有效浓度。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观察神经系统的症状变化。
4、淋病
针对青霉素敏感的淋病奈瑟菌感染,可用于治疗单纯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但由于淋病菌耐药性增加,现多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头孢曲松等三代头孢菌素。
5、放线菌病
对厌氧的以色列放线菌引起的慢性化脓性感染有效,特别是颌面部和胸腹部病灶。治疗通常需要大剂量、长疗程用药,必要时配合外科清创处理。
使用苄青霉素前必须进行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治疗期间若出现皮疹、发热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严重过敏体质或既往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疗程中应严格遵医嘱完成治疗,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