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少阳症是如何引起的?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少阳症的发生通常与外感病邪传变、情志失调、体质虚弱以及饮食不节等因素有关。该证属于中医六经辨证中的半表半里证,多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等症状。

1、外感病邪传变

外邪侵袭人体后,若未及时从太阳经解表,病邪可能传入少阳经,导致枢机不利。此时邪气既不在表也不在里,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患者可出现胸胁苦满、往来寒热等典型表现,常见于感冒、流感等外感疾病迁延不愈时。

2、情志失调

长期情绪抑郁或焦虑易导致肝胆气机郁滞。中医认为肝胆互为表里,少阳胆经气机不畅会影响三焦通调水道的功能,继而出现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等症,这类情况多见于工作压力大或精神长期紧张的人群。

3、体质虚弱

素体正气不足者,卫外功能较弱,外邪容易直中少阳。这类患者常伴有神疲乏力、反复感冒等表现,尤其是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耗伤正气的人群,更易出现少阳证候。

4、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厚味或酗酒会损伤脾胃,导致湿热内生。湿热之邪蕴结肝胆,阻滞少阳经气运行,可能引发胁痛、黄疸等症状,这种情况常见于饮食不规律或嗜食油腻的人群。

出现少阳症相关表现时,建议及时到中医科就诊,通过脉诊、舌诊等辨证后,可遵医嘱选用小柴胡汤、黄芩清胆汤等经典方剂。日常需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熬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刺激及油腻之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