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谷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背第二、三跖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该穴位通常具有调理脾胃、通经活络、清热消肿、利水渗湿以及缓解齿痛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相关不适症状。
1、调理脾胃
陷谷穴属于胃经,通过刺激该穴位可调节脾胃功能,改善胃痛、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尤其适用于饮食积滞引起的脘腹不适。
2、通经活络
该穴位位于足部经络交汇处,针灸或按摩可疏通局部气血,缓解足背肿痛、下肢麻木及关节活动受限等经络阻滞症状。
3、清热消肿
中医认为该穴具有泻热作用,对于风热侵袭导致的面部浮肿、目赤肿痛等症状,配合其他穴位可增强清热效果。
4、利水渗湿
刺激陷谷穴能促进体内水液代谢,改善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等水湿停滞问题,常与阴陵泉等利水穴位配伍使用。
5、缓解齿痛
足阳明胃经循行经过齿部,因此该穴对下牙疼痛、牙龈肿胀等牙齿相关病症有一定缓解作用,多配合合谷穴协同取效。
需要注意的是,针刺操作需由专业中医师进行,避免自行深刺以免损伤神经血管。日常按摩时可使用拇指指腹以适中力度按揉3-5分钟,出现局部酸胀感即可。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结合其他治疗手段进行综合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