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非结合胆红素是什么?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非结合胆红素是胆红素的一种形式,主要由红细胞分解后产生,尚未与肝脏中的葡萄糖醛酸结合,因此无法直接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它也被称为间接胆红素,属于脂溶性物质。

非结合胆红素的生成始于衰老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分解,血红素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胆红素。由于未经过肝脏代谢,其分子结构未发生改变,无法溶于水,需与血液中的白蛋白结合后才能运输至肝脏。在肝脏中,非结合胆红素通过酶促反应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转化为水溶性的结合胆红素,最终随胆汁进入肠道排出。若肝脏功能异常或红细胞破坏过多,非结合胆红素可能在血液中蓄积,导致皮肤、巩膜黄染等黄疸表现。

若体检发现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可能与溶血性贫血、新生儿黄疸、Gilbert综合征等疾病相关。建议及时就医完善肝功能、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病情。日常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饮酒等可能加重肝脏负担的行为。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