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CT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冠状动脉、心脏结构及功能。该检查通常包括预约登记、检查前准备、扫描过程、图像重建等步骤,具体操作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检查前准备
患者需提前预约并配合医生进行风险评估,确认是否存在碘对比剂过敏史或肾功能异常。检查前4小时需禁食,但可适量饮水。进入检查室前需摘除金属物品,如项链、胸罩等,避免伪影干扰图像质量。医生会为患者连接心电监护仪以同步心跳信号。
2、扫描过程
患者需仰卧于检查床,双臂上举保持静止。检查床会平移至CT机环形扫描架内,设备将围绕胸部进行快速旋转扫描。根据检查类型不同,可能需要经静脉注射碘对比剂以增强血管显影,注射时可能出现短暂发热或口腔金属味,属正常现象。扫描期间需根据语音提示屏住呼吸5-10秒,通常整个扫描过程持续10-20分钟。
3、图像处理与报告
扫描完成后,技术人员会通过计算机重建冠状动脉三维图像,测量钙化积分或分析血管狭窄程度。放射科医生将结合影像特征和临床资料出具诊断报告,部分医院可提供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百分比数据。若发现严重病变,需进一步进行冠脉造影等检查。
检查结束后建议观察30分钟,确认无过敏反应后再离院。育龄期女性需排除妊娠可能,肾功能不全者应加强水化促进对比剂排泄。检查结果需由心血管专科医生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避免自行解读影像报告。对于心率过快或心律不齐的患者,可能需提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以确保图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