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治愈后可能遗留的后遗症主要包括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及胸膜增厚等。具体表现与病变范围、治疗时机等因素相关。
1、肺纤维化
肺结核病灶愈合过程中,肺部组织修复会形成纤维瘢痕组织,导致肺弹性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短、持续性干咳等症状,胸部CT可见条索状高密度影。
2、支气管扩张
结核病灶破坏支气管结构,可能造成管壁支撑力减弱,形成不可逆扩张。患者易反复出现咳嗽、咳黄脓痰,严重者可能伴随咯血,需通过支气管镜或CT明确诊断。
3、肺气肿
广泛肺组织破坏可能引起代偿性肺泡过度膨胀,肺功能检查常显示残气量增加。这类患者对缺氧耐受性较差,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
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重症肺结核导致肺动脉高压,长期加重右心负荷,最终引起右心室肥大。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脏结构改变。
5、胸膜增厚
结核性胸膜炎未及时治疗可能遗留胸膜粘连,增厚胸膜会限制肺扩张。部分患者会出现胸痛、呼吸受限,X线可见肋膈角变钝或胸膜钙化。
建议肺结核治愈患者每年进行胸部影像学复查,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若出现持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呼吸科就诊评估肺功能。日常可通过呼吸训练、适度运动延缓肺功能衰退,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