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正确进行血常规检查?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血常规检查的正确方法通常包括检查前准备、采血过程配合以及检查后护理等步骤,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以确保结果准确性。

1、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无需严格空腹,但部分医院可能建议避免高脂饮食或剧烈运动。建议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暴露肘部静脉。若近期有用药史,需提前告知医生,部分药物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饮酒及熬夜,以免干扰血细胞参数。

2、采血过程配合

采血时保持坐位或卧位,手臂平放于采血台。穿刺过程中避免突然移动肢体,以防针头移位或血管损伤。若存在晕针史,建议提前告知医护人员,可采取平卧位采血。采血后需用无菌棉球按压穿刺点5-10分钟至出血停止,切勿揉搓避免皮下淤血。

3、检查后护理

穿刺部位需保持清洁干燥4-6小时,24小时内避免沾水或接触污染物。若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或渗血,可冷敷处理。部分人群采血后可能出现头晕等不适,建议静坐观察15分钟后再离院。特殊人群如凝血功能障碍者,需延长按压时间至15分钟以上。

血常规标本需在2小时内送检,夏季高温环境应尽快转运。检查前应避免在输液侧肢体采血,以免血液稀释影响结果。备孕或妊娠期女性需主动告知医生,部分检测指标可能出现生理性波动。若检测结果异常,建议结合临床症状由专科医生综合判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