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发烧37度怎么办?

谢军平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体温37℃属于正常体温上限或低热状态,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通过观察体温变化、补充水分等方式进行调理,若伴随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具体处理措施需结合病因及症状表现进行选择。

1、观察体温变化

正常人体温在36℃-37.2℃之间波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环境温度过高等生理因素可能导致短暂体温升高至37℃。建议间隔半小时复测腋温或耳温,若未超过37.3℃且无不适症状,通常无需用药干预。

2、补充水分

适当增加温开水、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的摄入量,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00-2000ml。充足水分可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调节体温平衡,避免因体温波动引发脱水现象。

3、物理降温

若体温持续接近37.3℃并伴有不适感,可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区域)或退热贴进行物理降温。禁止使用酒精擦浴,避免刺激皮肤或引发寒战反应。

4、排查伴随症状

注意是否出现咳嗽、咽痛、乏力等感染症状,或头痛、盗汗等异常表现。建议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判断是否存在病毒或细菌感染。儿童需排除幼儿急疹等特异性疾病。

5、就医检查

若体温持续超过37.3℃达3天以上,或出现反复低热伴有体重下降、夜间盗汗等情况,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肿瘤标志物筛查、甲状腺功能检测等专项检查,排除结核病、甲亢、肿瘤等潜在疾病。

出现低热症状时应避免擅自服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需在体温超过38.5℃时遵医嘱使用。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新鲜果蔬。若体温波动伴有明显不适或进行性升高,应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并进行系统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