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护理措施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日常护理等,需根据疼痛原因及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常见的护理手段主要有止痛药物应用、局部理疗干预以及生活习惯调整。
1、药物治疗
对于中重度疼痛,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或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神经性疼痛可能需要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神经调节类药物。需注意药物存在胃肠道刺激、肝肾损伤等副作用,不宜长期自行服用。
2、物理治疗
急性损伤24小时内可采用冰敷减轻肿胀,每次15-20分钟。慢性疼痛或肌肉劳损可使用热敷袋、红外线理疗仪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专业医疗机构可进行超声波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等物理疗法,通过阻断痛觉传导缓解症状。
3、日常护理
保持疼痛部位制动休息,使用护具或矫形器减轻关节负荷。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放松训练降低疼痛敏感性。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有助于疼痛修复。长期疼痛患者建议记录疼痛日记,包括发作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为医生提供诊疗依据。
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活动障碍时,应及时就诊排查骨折、感染、肿瘤等器质性疾病。需注意长期服用止痛药可能掩盖病情发展,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疼痛护理需结合病因治疗,如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需配合牵引治疗,痛风患者需进行降尿酸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