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赘和疣可通过外观形态、触感质地、生长部位、伴随症状以及病因等方面进行区分。若无法自行判断,建议及时就医通过皮肤镜或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1、外观形态
皮赘通常呈柔软的小丘疹或带蒂的丝状突起,表面光滑且颜色与皮肤相近,直径多在1-2mm;疣多表现为粗糙的颗粒状或菜花状隆起,表面可见黑点(血栓毛细血管),体积较大且形状不规则,如寻常疣直径可达5-10mm。
2、触感质地
皮赘触感柔软且可被压扁,类似揉皱的棉絮,基底部常呈蒂状;疣则质地坚硬,按压时有砂砾感,如跖疣因位于足底受压会形成坚硬的角质斑块。
3、生长部位
皮赘好发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疣多发于手指、足底、甲周等易受摩擦部位,如丝状疣常见于面部,扁平疣多出现在手背。
4、伴随症状
皮赘通常无痛痒感,偶因摩擦出现轻微红肿;疣可能伴随压痛或异物感,如跖疣行走时会引发疼痛,传染性软疣受挤压可排出白色疣体。
5、病因差异
皮赘与皮肤老化、摩擦刺激相关,不具有传染性;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共用毛巾可能造成家庭成员间传染。
若皮肤出现异常增生,建议避免自行抠抓或使用偏方处理,防止皮损扩散或继发感染。皮肤科医生可通过醋酸白试验、皮肤镜观察或组织活检进行鉴别,必要时采用激光、冷冻等专业手段治疗。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