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黏液腺癌是什么?

杨毕伟 肿瘤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甲

黏液腺癌是一种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特征为癌细胞分泌大量黏液并堆积在细胞外。该疾病常见于胃、肠道、乳腺等部位,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转移风险,临床表现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存在差异。

黏液腺癌的癌细胞可产生过量黏液,这些黏液在组织间隙积聚形成黏液湖,使肿瘤呈现胶冻样外观。显微镜下可见印戒样细胞,即细胞质内充满黏液将细胞核挤向一侧。胃肠道的黏液腺癌常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或梗阻症状,乳腺黏液腺癌多表现为边界相对清晰的肿块。诊断需结合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最终确诊依赖病理活检及黏蛋白特殊染色。治疗方案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术后配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等化疗药物,必要时联合放射治疗。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胃肠镜筛查,乳腺高危人群每年进行钼靶检查。若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持续性疼痛或异常分泌物,应及时至肿瘤科就诊。治疗期间需注意营养支持,保持积极心态,严格遵循医嘱完成规范化疗疗程,切勿擅自中断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