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耳道瘙痒、脱屑、耳闷胀感及听力下降等。其发生常与感染、过敏反应或外界刺激等因素相关。
该病主要由细菌或真菌反复感染引起,长期接触污水、频繁掏耳等行为可能破坏耳道皮肤屏障,增加感染风险。部分患者因接触过敏原或化学物质导致局部免疫反应异常,表现为持续性红肿和渗液。临床表现包括耳道皮肤增厚、鳞屑附着、黄色分泌物及结痂形成,严重时可伴随耳痛或耳鸣。诊断需结合耳镜检查、分泌物培养及过敏原检测,治疗需针对病因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同时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保持耳道干燥。
日常需注意避免自行掏耳、防止污水进入耳道,游泳时可使用耳塞防护。若出现持续耳痒、渗液或听力减退等症状,应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并规范治疗,避免因延误导致外耳道狭窄或鼓膜损伤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