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呕吐可能是生理性喂养不当引起的,也可能与急性胃肠炎、肠套叠、脑膜炎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喂养不当
婴幼儿胃容量较小且呈水平位,若喂食过量或喂养姿势不当,可能导致胃内乳汁反流。家长需调整喂养方式,采用少量多餐的喂食模式,喂奶后将婴儿竖抱拍嗝15分钟,有助于减少呕吐频率。
2、急性胃肠炎
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会引起胃肠黏膜炎症,出现喷射状呕吐并伴随腹泻、发热等症状。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同时注意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3、肠套叠
常见于4-10个月婴儿,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哭闹、果酱样血便和腹部包块。该病属于急腹症,确诊后需立即进行空气灌肠复位,若发病超过48小时或出现肠坏死需行肠切除吻合术,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
4、脑膜炎
当病原体侵袭脑膜时,颅内压增高会引发喷射状呕吐,同时伴有高热、惊厥、颈项强直等症状。明确病原体类型后需针对性用药,如细菌性脑膜炎可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病毒性脑膜炎可选用阿昔洛韦注射液。
若孩子频繁呕吐并伴随精神萎靡、脱水体征或异常排泄物,建议立即前往儿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后使用棉签清洁口腔,6小时内暂禁食禁水,后续从米汤等流质食物逐步恢复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