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粟粒结节是指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直径约1-3毫米、呈粟粒状分布的肺部多发小结节。其形成可能与感染、尘肺、肿瘤转移等因素相关,需结合临床表现进一步判断。
肺部粟粒结节常见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粟粒性肺结核,病原体经血行播散至双肺,形成均匀分布的弥漫性病灶。长期接触硅尘、煤尘的职业暴露者,粉尘在肺泡沉积引发炎症反应,也可能导致结节形成。此外,恶性肿瘤细胞经血液循环转移至肺部时,可呈现多发粟粒样结节,常见于甲状腺癌、肾癌等转移情况。
若发现肺部粟粒结节,建议及时进行高分辨率CT扫描评估结节特征,必要时通过痰培养、支气管镜活检等明确病因。活动性结核感染者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尘肺患者应脱离致病环境并进行肺功能康复训练。对于转移性肿瘤,需结合原发肿瘤类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化疗、靶向治疗等。日常需避免吸烟及二手烟暴露,定期复查监测病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