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夹脊穴主治哪些疾病?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夹脊穴作为中医常用穴位,主要具有缓解颈背疼痛、调节心肺功能、改善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肢体麻木以及辅助调理慢性疾病等功效和作用。该穴位通过刺激局部经络和脏腑功能发挥治疗效果,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1、缓解颈背疼痛

夹脊穴位于脊柱两侧,临近颈背部肌肉群。通过针灸或推拿刺激该穴位,能够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缓解肌肉痉挛和僵硬,常用于治疗落枕、颈椎病、肩周炎等引起的疼痛不适。其作用机制与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2、调节心肺功能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上胸段夹脊穴与心肺脏腑存在特定联系。临床常选用T1-T5节段的夹脊穴进行干预,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可改善胸闷、心悸等症状,对慢性支气管炎、心绞痛等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3、改善消化系统疾病

中下胸段及腰段夹脊穴对应脾胃、肝胆等消化器官。刺激这些部位的穴位可通过神经反射调节胃肠蠕动,常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疾病。研究表明穴位刺激能促进消化酶分泌,缓解腹胀、嗳气等症状。

4、治疗肢体麻木

夹脊穴位于脊神经出口区域,对于神经根受压引起的肢体麻木、放射性疼痛具有治疗作用。通过改善神经根局部水肿状态,调节神经传导功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等疾病引发的肢体感觉异常效果显著。

5、辅助调理慢性疾病

长期刺激夹脊穴可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内分泌功能。在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综合治疗中,配合穴位针灸能改善患者代谢指标,减轻并发症发生。其作用与调节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密切相关。

进行夹脊穴治疗时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根据具体病情确定取穴位置和治疗方案。针刺操作应严格消毒,避免过度刺激造成组织损伤。对于有出血倾向或局部皮肤感染的患者,不宜进行穴位刺激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