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酮与双氢睾酮是两种不同的雄激素,主要在化学结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上存在差异。睾酮是主要的雄性激素,而双氢睾酮由其转化而来,活性更强但对特定组织的选择性更高。
1、化学结构差异
睾酮是含有4个碳环的类固醇激素,化学式为C19H28O2。双氢睾酮则是在睾酮基础上,通过5α-还原酶催化,使睾酮的A环中双键被还原,形成5α-双氢睾酮,分子结构更稳定。
2、生理功能不同
睾酮在全身多器官发挥作用,包括促进肌肉合成、维持性欲、调节骨密度和红细胞生成。双氢睾酮主要作用于前列腺、毛囊等靶组织,刺激男性第二性征发育,如胡须生长,但过量会导致雄激素性脱发和前列腺增生。
3、活性强度区别
双氢睾酮与雄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是睾酮的2-3倍,在皮脂腺、毛囊等局部组织的生物活性更强。例如,毛囊中双氢睾酮浓度过高会缩短头发生长期,导致脱发。
4、代谢转化途径
约10%的睾酮会在前列腺、皮肤等组织中被5α-还原酶转化为双氢睾酮。这种转化不可逆,而双氢睾酮无法再转化为其他激素,最终通过肝脏代谢为雄酮等产物排出。
5、临床应用区别
睾酮制剂用于治疗性腺功能减退症,而抑制5α-还原酶的药物(如非那雄胺)可降低双氢睾酮水平,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和雄激素性脱发。临床上检测双氢睾酮需特殊方法,因其血液浓度仅为睾酮的1/10。
若存在脱发严重或前列腺相关症状,建议检测雄激素水平。使用雄激素相关药物需严格遵医嘱,避免擅自调整剂量。日常应注意观察体毛变化、排尿情况等,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