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样骨瘤是什么病?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样骨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通常发生于青少年群体,好发于长骨如股骨或胫骨。该病以夜间加重的疼痛为主要症状,可能伴随局部肿胀及压痛,治疗方式包括药物干预、射频消融或手术切除。

1、疾病定义

骨样骨瘤由异常增生的骨样组织和成骨细胞构成,属于成骨性肿瘤。其病灶直径通常小于2厘米,中央为富含血管的瘤巢,周围环绕硬化骨组织。这类肿瘤生长缓慢且无转移倾向,但可能对周围骨结构造成压迫。

2、临床症状

约90%患者会出现持续性钝痛,夜间加剧是典型特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或双氯芬酸钠后可明显缓解。查体可见病变部位压痛,约半数患者可能出现局部软组织肿胀,关节附近的病灶可能引起活动受限。

3、诊断方法

X线检查可显示特征性"瘤巢"征象,表现为透亮区周围环绕硬化带。CT扫描能更清晰显示小于5mm的病灶,MRI有助于评估骨髓水肿范围。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可见病灶区放射性浓聚,具有较高诊断灵敏度。

4、治疗手段

初发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药物缓解症状。介入治疗主要采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通过高温灭活瘤巢。对于顽固性病例或解剖复杂部位,可能需行病灶刮除术,术中常配合自体骨移植促进骨愈合。

5、疾病预后

经规范治疗后复发率低于10%,多数患者疼痛在术后48小时内显著缓解。术后3-6个月骨质缺损区可完全修复,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极少数病例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需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愈合情况。

出现骨痛持续加重或夜间痛醒等情况应及时至骨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关节功能受损。日常应注意保护患肢,避免剧烈运动造成病理性骨折,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恢复情况。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