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的发生主要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病变,但具有传染性。该症状可能由皮肤接触感染、免疫力低下、皮肤破损以及间接接触污染物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是否要紧。
1、皮肤接触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皮肤或黏膜传播,尤其是当健康皮肤存在微小伤口时更易感染。病毒侵入表皮细胞后会刺激局部增生,形成疣体。日常需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等物品。
2、免疫力低下
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机体难以有效清除病毒,感染后易出现多发疣体。建议这类人群加强营养摄入,保持规律作息以增强免疫力。
3、皮肤破损
修甲、剃须等行为造成的皮肤微小损伤,或手足部长期摩擦形成的茧子,都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增加病毒感染风险。从事水产、保洁等工作的人员因手部常接触水或污染物,更需注意防护。
4、间接接触感染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浴池、游泳池等公共区域,或使用感染者衣物、修脚工具等,均可能造成间接传播。病毒在温暖潮湿环境中可存活较长时间,公共场所活动后应及时清洁皮肤。
疣是否要紧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多数疣体可在6-24个月内自行消退,但若出现体积持续增大、数量增多、反复出血或出现在生殖器部位,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日常应避免搔抓疣体,防止病毒自身接种扩散,保持患处干燥清洁,免疫力低下者建议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