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栓症是指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的一类疾病,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类型。该病可能由基因突变、抗凝蛋白缺乏或某些疾病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反复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等。
遗传性易栓症通常与凝血因子VLeiden突变、凝血酶原基因突变等有关,导致血液凝固功能异常。获得性易栓症则与恶性肿瘤、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长期卧床或激素治疗等因素相关。患者常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红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肺栓塞导致呼吸困难。临床上通过凝血功能检测、基因筛查及D-二聚体等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治疗多采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也常用于临床。
日常需注意避免久坐久站,穿着弹力袜促进血液循环。有血栓史者需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妊娠期女性或接受手术的患者应提前告知医生病史,以便采取预防措施。若出现突发性胸痛、呼吸困难或单侧肢体肿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