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呼吸机何时使用合适?

谢军平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呼吸机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判断,不能一概而论。通常适用于呼吸衰竭、手术后呼吸支持、神经肌肉疾病等患者,需由医生评估后决定。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当患者因感染或其他诱因导致呼吸困难加重,出现严重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时,无创呼吸机可通过正压通气改善气体交换,缓解呼吸肌疲劳。此时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严重肺部感染、创伤或休克等引起的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有创呼吸机能提供高浓度氧气并维持肺泡开放,通过PEEP(呼气末正压)减少肺内分流,改善氧合。此类患者常伴有呼吸频率>30次/分或氧合指数小于200mmHg。

3、神经肌肉疾病

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导致呼吸肌无力时,呼吸机可替代自主呼吸。早期表现为咳嗽无力、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50mmHg或最大吸气压小于30cmH2O时需及时干预。

4、心肺复苏后支持

心脏骤停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后若存在脑缺氧损伤或心功能不全,呼吸机可维持氧供并降低机体耗氧量,为器官功能恢复创造条件,通常需维持12-24小时并根据神经功能评估调整。

呼吸机属于重要的生命支持设备,具体使用时机需结合临床表现、血气指标和影像学综合判断。家属发现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嘴唇发绀、意识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即送医而非自行决定使用呼吸机,避免延误救治或操作不当造成气胸等并发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