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可能是自发性气胸、外伤性气胸或继发性气胸等原因引起的,具体病因需结合个体情况分析。若出现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自发性气胸
多见于瘦高体型的青壮年,由于肺尖部胸膜下肺大疱破裂,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患者可能出现突发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一般需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咳嗽剧烈时可服用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缓解症状。
2、外伤性气胸
由胸部穿透伤、肋骨骨折或医疗操作损伤肺组织所致。患者除胸痛外,可能出现皮下气肿、咯血等表现。需立即进行胸腔穿刺抽气或置管引流,疼痛明显者可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存在感染风险时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
3、继发性气胸
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或肺癌患者,因基础病变导致肺泡结构破坏。这类患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硫酸沙丁胺醇片扩张支气管,配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排痰,肺结核患者需规范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
气胸属于急症,初次发作后复发率较高。建议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乘坐飞机或潜水,戒烟并预防呼吸道感染。确诊后应定期复查胸部影像学检查,若出现胸痛加重、口唇发绀等情况需立即急诊处理。所有治疗方案均需在胸外科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