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患者通常需要进行病史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具体检查方法需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选择。
1、病史和体格检查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并了解既往胆结石或胆囊炎病史。体格检查时,可能发现右上腹压痛、反跳痛,部分患者存在墨菲氏征阳性,即深吸气时按压胆囊区出现疼痛加剧。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细菌感染。肝功能检测中,胆红素和转氨酶水平可能因胆道梗阻或炎症累及肝脏而异常升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炎症指标有助于评估病情活动度。
3、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是首选检查,可显示胆囊壁增厚超过3毫米、胆囊结石、胆汁淤积以及胆囊周围积液等征象。对于超声诊断困难者,可进行腹部CT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进一步评估胆囊炎症范围及并发症。肝胆亚氨基二乙酸扫描(HIDA扫描)能检测胆囊排空功能,若胆囊未显影提示胆囊管梗阻。
若出现持续腹痛、黄疸或疑似合并胆管结石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相关检查。临床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患者应积极配合检查流程,避免因延误诊断导致胆囊穿孔或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