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感染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红肿、疼痛加剧、渗液或化脓、发热以及淋巴结肿大等。这些症状可能提示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应,需及时处理。
1、红肿
伤口感染后,炎症因子刺激局部组织,导致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表现为皮肤发红、肿胀。红肿范围可能超过伤口边缘,触诊时有明显热感,严重时可形成硬结。
2、疼痛加剧
正常情况下伤口愈合期疼痛会逐渐减轻。若出现持续性跳痛、刺痛或触碰痛显著加重,常提示感染加重,可能与局部压力增高或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有关。
3、渗液或化脓
感染伤口可见黄色、绿色或灰白色脓性分泌物,可能伴有腐臭味。脓液由坏死组织、细菌和白细胞组成,渗出量多时可能浸透敷料,需警惕深部组织感染。
4、发热
当感染扩散至血液或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时,可能出现体温升高(超过38℃),伴寒战、乏力等症状。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表现为低热或体温不升等非典型症状。
5、淋巴结肿大
邻近感染部位的淋巴结(如手部伤口引发腋窝淋巴结肿大)可能出现压痛性肿大,这是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反应,严重时可能形成淋巴结脓肿。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自行处理,避免挤压或涂抹偏方。建议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及时到急诊科或普外科就诊,通过分泌物培养和血液检查明确感染类型。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或动物咬伤患者更需警惕感染风险,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脓毒症或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