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痛风如何引起和治疗?

姜丽丽 风湿免疫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痛风的发生与尿酸代谢异常密切相关,治疗需根据病情分期选择相应方案。该病可能因高嘌呤饮食、尿酸排泄减少、遗传因素、肾脏疾病等引起,常见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1、高嘌呤饮食

长期摄入海鲜、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会导致体内尿酸生成增多,超出肾脏排泄能力时易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患者需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红肉、酒精摄入,增加低脂乳制品和蔬菜比例。

2、尿酸排泄减少

肾脏功能异常或使用利尿剂等药物可能影响尿酸排泄,这种情况约占痛风患者的90%。建议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促进代谢,避免使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

3、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陷等遗传异常,导致嘌呤代谢紊乱。这类患者通常发病年龄较轻,需更严格进行尿酸监测。

4、药物治疗

急性期首选秋水仙碱联合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塞来昔布),严重时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缓解期需规律服用别嘌醇、非布司他(抑制生成)或苯溴马隆(促进排泄),维持血尿酸小于360μmol/L。

5、手术治疗

对于痛风石导致关节畸形或破溃者,可采用关节镜清理术。严重骨质破坏者可能需关节置换,术后仍需配合降尿酸治疗。

出现关节突发红肿热痛应及时风湿免疫科就诊,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发作。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建议保持BMI在18.5-23.9kg/m²,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注意避免关节损伤。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