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轮状病毒感染吃什么药?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轮状病毒感染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由于该病属于病毒感染,临床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和预防脱水为主,需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1、口服补液盐

轮状病毒感染易引发水样腹泻,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口服补液盐含有氯化钠、枸橼酸钠等成分,能够补充钠、钾等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预防脱水。儿童可选择低渗型补液盐Ⅲ,按说明书比例配制。

2、蒙脱石散

该药物进入肠道后能覆盖消化道黏膜,吸附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减少其对肠道的刺激。蒙脱石散不被人体吸收,可随大便排出体外,婴幼儿使用时需注意按体重调整剂量。

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益生菌制剂可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致病菌过度繁殖。临床常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活菌制剂,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高温水冲服以免灭活菌群。

4、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

针对患儿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8.5℃时可短期使用。该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作用,需严格按照体重计算给药剂量,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用药。

轮状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多数患者3-7天可自愈。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及脱水体征,若出现持续高热、惊厥或重度脱水,需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注意避免擅自使用止泻药洛哌丁胺,以免延缓病毒排出。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哺乳,同时做好接触隔离和手部清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