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组胺药物以及其他药物如抗生素或保湿剂等,需遵医嘱使用。具体药物选择需根据皮炎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属于外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适用于湿疹、接触性皮炎等炎症性皮肤病。弱效激素如丁酸氢化可的松适用于面部和婴幼儿,强效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多用于四肢或顽固皮损,但需注意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
2、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口服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有效缓解过敏性皮肤病引起的瘙痒和红肿。第二代药物如氯雷他定嗜睡副作用较轻,适合白天服用。症状严重时可联用两种抗组胺药,但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3、其他药物
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适用于继发细菌感染的皮炎;尿素软膏、维生素E乳等保湿剂能修复皮肤屏障;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用于激素依赖或面部皮炎患者,但需注意初始用药可能产生灼热感。
若出现红斑、渗出或剧烈瘙痒等症状,建议及时至皮肤科就诊。用药期间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和接触过敏原。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延长疗程,特别是激素类药物需按阶梯法逐步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