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脾切除后有哪些影响和后遗症?

王远 外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脾脏切除后可能对机体造成一定影响,常见后遗症主要包括感染风险增加、血小板水平升高、消化功能减弱等,具体表现因人而异,需结合个体情况进行分析。

1、感染风险增加

脾脏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参与清除病原体和产生抗体。切除后机体对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荚膜细菌的抵抗力下降,可能引发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感染。术后患者需注意预防接种,并避免接触传染源。

2、血小板水平升高

脾脏具有储存和破坏血小板的功能。切除后血小板破坏减少,术后1-2周血小板计数可能升至400-1000×10^9/L,持续升高可能增加血栓风险。建议术后定期监测血小板,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3、消化功能减弱

脾脏参与红细胞代谢和铁元素循环。切除后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部分患者会因红细胞破坏异常引发血清铁升高,需注意饮食调节,避免过量摄入高铁食物。

4、血栓形成风险

血小板持续升高会导致血液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率较常人高3-5倍。术后早期应进行下肢活动锻炼,高危人群需预防性抗凝治疗,可使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药物。

5、其他并发症

约5%-10%患者可能出现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OPSI),表现为突发高热、休克等,死亡率高达50%。此外,切口感染、左侧胸腔积液、胰瘘等手术相关并发症也需警惕。

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腹部超声,日常注意体温变化和肢体肿胀情况。建议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增强免疫力,出现持续发热或腹痛时应及时就医。饮食宜选择易消化、低脂高蛋白食物,保持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