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冒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时,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退热药、止咳药、抗病毒药物、中成药或抗生素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但需注意用药安全,避免自行盲目使用。
1、退热药
若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不适,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退热。此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作用,但需注意两次用药间隔至少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2、止咳药
针对痰多、咳嗽症状,可选用氨溴索口服溶液、愈创甘油醚糖浆等祛痰止咳药。此类药物能稀释痰液、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但2岁以下儿童需谨慎使用,避免抑制咳嗽反射。
3、抗病毒药物
若为流感病毒感染,可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该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按疗程服用,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4、中成药
对于风热感冒,可选用小儿感冒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中成药,具有疏风解表功效。用药前需经中医师辨证,避免与西药发生相互作用,且不宜长期服用。
5、抗生素
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需明确血常规等检查结果提示细菌感染后再使用,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
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剂量和年龄限制,如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患儿,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患儿。服药期间应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若用药后72小时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持续高热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肺炎、脑膜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