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结果通常可以反映听觉传导通路及脑干功能状态,可能说明是否存在听力异常、神经损伤或病变,也可用于听力障碍的定位诊断。具体需结合患者症状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1、听力传导通路是否正常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通过记录听神经到脑干的电活动波形,可分析I波(听神经)、III波(脑桥)、V波(中脑下丘)等各波潜伏期和波幅。若各波出现延迟、缺失或波形分化不良,提示相应节段的传导异常,例如听神经病变或脑干损伤。
2、神经损伤或病变
V波潜伏期延长或I-V波间期延长可能提示多发性硬化、脑干肿瘤等中枢病变;I波缺失但后续波存在可能为听神经瘤;双侧波形异常可能见于中毒性脑病或遗传性神经病变。该检查对脑干微小病灶的敏感性较高。
3、听力障碍定位诊断
可区分耳蜗性聋(波形存在但阈值升高)与蜗后性聋(波形缺失或严重异常)。例如梅尼埃病多表现为耳蜗性异常,而听神经瘤则导致蜗后性异常。对于婴幼儿听力筛查及伪聋鉴别也有重要价值。
该检查属于客观电生理检测,不受被检者主观意识影响,但需排除中耳炎等传导性因素干扰。若结果异常,建议及时至神经内科或耳鼻喉科就诊,通过头颅MRI、纯音测听等进一步明确病因,避免自行解读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