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早期症状通常包括肌肉无力、肌肉萎缩、肌肉震颤、构音障碍以及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可能逐渐进展,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诊断。
1、肌肉无力
早期常表现为单侧手部或下肢的无力,如握力下降、行走时易绊倒。这是由于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神经信号传导异常,肌肉无法正常收缩。部分患者可能先出现颈部肌肉无力,导致抬头困难。
2、肌肉萎缩
手部小肌肉萎缩是典型表现,可能出现“猿手”畸形(虎口肌肉萎缩)或手指伸展困难。萎缩部位常伴有肌束震颤,即皮肤下可见肌肉纤维自发跳动,这与神经失支配后肌肉纤维异常兴奋有关。
3、肌肉震颤
约60%患者早期出现肌束震颤,表现为局部肌肉不自主跳动,多从四肢远端开始。这种震颤在静息时明显,运动时减轻,需与良性肌束震颤综合征鉴别。
4、构音障碍
约20%患者以言语含糊为首发症状,表现为说话鼻音重、语调平板。这是由于延髓部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舌肌、咽喉肌协调性下降,严重时可能出现吞咽呛咳。
5、呼吸困难
少数患者早期出现活动后气促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提示膈肌和肋间肌受累。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肺功能评估,并警惕呼吸衰竭风险。
若出现持续进展的肌肉无力、萎缩或不明原因的构音障碍,建议尽早就诊神经内科。通过肌电图、神经传导检测及基因检查等手段可辅助诊断,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日常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均衡营养摄入,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