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镜检查通常需要经过检查前准备、检查操作、检查后护理等步骤,具体操作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实施。以下是常见的小肠镜检查流程:
1、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3天需进食少渣饮食,检查前1天需禁食,并按医嘱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清肠药物排空肠道。部分患者需停用抗凝药物,高血压患者可遵医嘱少量饮水服药。检查当日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评估,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更换检查服。
2、检查操作
患者取左侧卧位,经口或肛门插入小肠镜,医生通过注气、旋镜等手法逐步推进内镜。双气囊小肠镜会交替充盈气囊辅助进镜,单气囊则通过外套管固定肠壁。检查全程约需2-4小时,过程中可能进行活检、止血或息肉切除等治疗,患者需保持体位配合。
3、检查后护理
术后需禁食2-4小时观察,麻醉患者需完全清醒后方可离院。可能出现咽喉不适、腹胀等情况,1-2天可自行缓解。若出现持续腹痛、便血等异常,应立即返院处理。取活检者需注意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检查结果需3-5个工作日出具。
小肠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操作,存在肠穿孔、出血等风险(发生率约0.1%-0.3%)。建议选择具备消化内镜中心的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前后严格遵循医嘱,术后注意饮食过渡(从流质逐渐恢复普食),避免立即驾驶或高空作业。具体实施方案需经消化科医生评估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