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并非所有肠癌都会遗传给下一代。大多数肠癌为散发性,仅约5%-10%的病例与明确的遗传基因突变相关,例如林奇综合征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1、遗传性肠癌
林奇综合征由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引起,若父母携带致病基因,子女有50%概率遗传。这类患者发病年龄较早,常伴子宫内膜癌、胃癌等其他肿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由APC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概率同样为50%,患者结肠内会出现数百枚息肉,40岁前癌变风险接近100%。
2、非遗传性肠癌
超过90%的肠癌属于散发型,主要与环境、饮食习惯(如高脂低纤维饮食)、肥胖、吸烟等因素相关。这类肠癌通常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且家族中无类似病例聚集现象。
3、遗传风险评估
若家族中有2名以上直系亲属患肠癌,或存在50岁前发病、多原发癌等情况,建议进行基因检测。肠镜筛查应比家族中最早发病年龄提前10年开始,一般从20-25岁起每1-2年检查。
肠癌家族史人群可通过定期肠镜、粪便隐血检测实现早筛早治。保持膳食纤维摄入、控制红肉摄入、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调整可降低发病风险。建议有遗传倾向者在生育前咨询遗传门诊,必要时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阻断致病基因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