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肠炎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以及黏液血便等,若出现相关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腹泻
肠道黏膜受炎症刺激会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水分吸收减少,进而引发腹泻。早期可能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呈稀水样或糊状,严重时可能伴随脱水症状。
2、腹痛
炎症刺激肠道神经可引起腹部疼痛,多位于下腹部或脐周,呈阵发性绞痛或隐痛。按压腹部时可能出现压痛,但通常无肌紧张或反跳痛。
3、恶心呕吐
肠道炎症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导致胃排空延迟,进而引发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若持续呕吐需警惕电解质紊乱。
4、发热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肠炎常伴随体温升高,早期多为低热(37.5-38.5℃)。若出现寒战或高热(>39℃),可能提示严重感染。
5、黏液血便
当炎症累及肠道黏膜血管时,可能出现粪便带黏液或血丝。若血便呈鲜红色,多提示直肠或乙状结肠病变;暗红色血便可能与小肠出血有关。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避免进食辛辣、油腻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需注意补液以防脱水,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等药物。若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有剧烈腹痛、高热,应立即前往消化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