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过高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指血液中的尿酸水平超过正常范围,临床上称为高尿酸血症。这种情况可能是由嘌呤代谢异常、尿酸排泄减少或其他疾病因素引起的,长期不控制可能引发痛风、肾结石等疾病。
1、嘌呤代谢异常
人体内的嘌呤代谢紊乱会导致尿酸生成增多。嘌呤主要来源于食物摄入和体内细胞分解,当摄入过多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或体内细胞异常分解时,嘌呤代谢产物尿酸会大量生成。此外,某些遗传性疾病如莱施-奈恩综合征也会导致嘌呤代谢障碍。
2、尿酸排泄减少
约90%的高尿酸血症与肾脏排泄功能异常有关。肾脏的尿酸盐转运蛋白功能障碍或慢性肾脏疾病会导致尿酸排泄减少。利尿剂、阿司匹林等药物也可能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使血尿酸蓄积。
3、其他疾病因素
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疾病因细胞大量破坏释放核酸,代谢后产生过量尿酸。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患者常伴随胰岛素抵抗,这会抑制尿酸排泄。剧烈运动导致的乳酸堆积也会竞争性抑制尿酸排出。
若体检发现血尿酸水平升高,建议进行肾功能、尿液分析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限制高嘌呤饮食,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ml以上促进排泄。对于已出现关节疼痛或肾功能异常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别嘌醇、非布司他或苯溴马隆等药物控制尿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