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显像是什么?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显像是一种通过放射性核素检测骨骼异常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诊断转移性骨肿瘤、评估骨代谢异常以及监测骨骼疾病治疗效果。这项检查通常能够早期发现骨骼病变,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

1、诊断转移性骨肿瘤

骨显像对转移性骨肿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尤其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通过静脉注射放射性示踪剂,利用其聚集于代谢活跃区域的特点,可显示骨骼中的异常病灶,较X线或CT更早发现微小转移灶。

2、评估骨代谢异常

该技术可检测骨质疏松、骨软化症、Paget病等代谢性骨病。例如,在骨质疏松患者中,骨显像可能显示全身骨骼摄取不均匀,提示骨转换率增高。对于应力性骨折或细微骨折,骨显像能在症状出现后48小时内显示异常放射性浓聚。

3、监测治疗效果

在骨髓炎、骨结核或骨肿瘤放化疗后,通过定期骨显像可对比治疗前后病灶的代谢活性变化。比如骨肉瘤患者化疗后,原病灶区放射性摄取减少提示治疗有效,而新出现的浓聚灶可能表明疾病进展。

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注射示踪剂后2-4小时进行扫描。虽然使用的放射性物质剂量较低,但孕妇应避免此项检查。具体检查方案需由核医学科医生根据临床情况制定,患者应配合医生完成体位摆放以确保图像质量清晰。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