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抑郁症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兴趣减退、睡眠障碍以及躯体症状等。这些症状可能单独或同时出现,严重程度因人而异。
1、情绪低落
患者常感到持续的悲伤、绝望,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可能出现自我否定或内疚感。部分人会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甚至出现反复的消极念头。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持续两周以上,且难以通过休息缓解。
2、焦虑不安
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不安,常伴有心悸、手抖、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患者可能对未来的不确定事件产生灾难化想象,出现坐立不安、肌肉紧绷等体征。部分人会出现急性惊恐发作,表现为突发性的呼吸困难或窒息感。
3、兴趣减退
对既往热衷的活动丧失兴趣,包括社交回避、工作积极性下降等。患者可能感到生活空虚乏味,伴随精力减退、疲乏感增强,即使简单日常活动也会感觉吃力。这种状态可能发展为情感麻木,对正负面刺激均反应减弱。
4、睡眠障碍
典型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浅表,夜间频繁觉醒。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昼夜节律紊乱,表现为白天嗜睡夜间清醒。持续睡眠问题会加重日间疲劳感,形成恶性循环。
5、躯体症状
常见头痛、背痛、胃肠功能紊乱等非特异性症状,可能出现心慌、胸闷等类似心脏病的表现。部分患者会伴随食欲改变,出现体重明显波动,女性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
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日常可通过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心理放松训练进行调节,但需注意这些措施不能替代专业治疗。确诊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和心理联合治疗,避免自行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