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骨盆平面和出口平面狭窄的类型主要包括漏斗型骨盆、单纯中骨盆狭窄以及单纯出口狭窄等。具体类型需通过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测量进行评估,可能与先天发育或后天因素相关。
1、漏斗型骨盆
此类狭窄表现为骨盆中段及下段横径缩短,坐骨棘间径和坐骨结节间径均小于正常范围,耻骨弓角度通常小于90度,整体骨盆形态呈漏斗状。常见于先天骨盆发育异常或后天因素如骨盆外伤、骨软化症等,可能导致分娩时胎头下降受阻。
2、单纯中骨盆狭窄
主要指坐骨棘间径(中骨盆横径)缩短至10厘米以下,而出口平面各径线正常。此类狭窄多与骨盆中段骨质增生、佝偻病后遗症或局部畸形有关,可能影响胎头在中骨盆平面完成内旋转机制,增加难产风险。
3、单纯出口狭窄
表现为坐骨结节间径小于8厘米,或耻骨弓角度过小导致出口前后径异常。此类狭窄常由骨盆下段发育不良、外伤后骨盆变形等引起,可能造成胎头娩出困难,严重时需借助产钳助产或转为剖宫产。
建议存在骨盆狭窄风险的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通过骨盆外测量、超声或X线测量明确狭窄程度。分娩前需由产科医生综合评估胎儿大小、胎位及产道条件,制定个体化分娩方案,必要时选择剖宫产以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