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清维生素D偏低是什么原因?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血清维生素D偏低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与某些疾病或药物影响相关,建议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常见原因包括日晒不足、饮食不均衡、吸收障碍、肝肾疾病以及药物作用等。

1、日晒不足

人体约80%的维生素D通过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长期在室内活动、过度防晒或冬季阳光较弱时,可能导致维生素D合成减少。这类人群常伴有乏力、骨骼隐痛等表现,可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改善。

2、饮食摄入不足

动物肝脏、深海鱼类、蛋黄等食物富含维生素D。长期素食者、挑食人群或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人,可能因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D缺乏。建议每日补充400-800IU维生素D,如维生素D滴剂、碳酸钙D3片等。

3、吸收障碍

克罗恩病、乳糜泻等肠道疾病可能影响维生素D吸收。此类患者常伴有腹泻、腹胀等症状,需治疗原发病。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同时补充维生素D3注射液。

若排除上述因素仍存在维生素D水平低下,需警惕慢性肝肾疾病导致的维生素D活化障碍,或长期使用苯妥英钠、糖皮质激素等影响维生素D代谢的药物。建议定期监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大剂量补充引发中毒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